相声:你好,安徽
乙:唱上了?
甲: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,夫妻双双把家还。
乙:嗯。
甲:你耕田来你织布。
乙:嗯?
甲:你挑水来你浇园……
乙:都我干啊!行行行,别唱了。怎么这家里的活都让我干啊?
甲:我长得这么俊,你好意思让我干活吗?
乙:哎呦呵,就您这幅尊容……你们家是没有镜子吧?
甲:知道我唱的是什么吗?
乙:太知道了,唱的是安徽黄梅戏啊。
甲:行啊,有两下子。
乙:两下子啊,我还有好几下子呢。
甲:安徽不但有黄梅戏,还有徽剧。
乙:哎,徽班进京嘛,这是京剧之母。
甲:淮北的花鼓戏。
乙:有。
甲:扁担戏。
乙:有。
甲:皮影戏。
乙:有。
甲:五禽戏。
乙:有……没有!好嘛,差点划过去。
甲:华佗五禽戏是不是安徽的?
乙:是安徽的不假,这不是戏曲。
甲:我也没说非得是戏曲啊,看来你知道的确实不少。
乙:还凑合。
甲:安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。
乙:怎么?
甲:就是北方人觉得这里是南方,南方人觉得这里是北方。
乙:哦,正当间。
甲:安徽一词由安庆、徽州,这两个地方的首字构成的,安徽省的简称是“皖”。
乙:鄂豫皖?
甲:干嘛,你往这儿来找组织来了是吗?
乙:我听电视剧里老说“鄂豫皖”。
甲:那是三个地方。安徽的地貌形态多样,有平原、丘陵、台地和山地。地跨淮河、长江、新安江三大水系。安徽有意思的地方太多了。
乙:您再具体说说。
甲:有万佛湖、天堂寨、包公园、采石矶,有峭壁悬崖花映雾——九华山,有皖浙交界的白际山,还有安徽的旅游打卡必到之处——黄山!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。什么意思?就是你看完了黄山都不想看你岳父了。
乙:是那么解释吗?人家的意思是说看完了黄山都不想看五岳了。
甲:五个岳父?
乙:谁呀!五岳就是五个岳父。人家说的是黄山的景色美!
甲:美!诗仙李白就对安徽青睐有加,“桃花流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赠我情”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这些千古绝句都是写自安徽宣城。
乙:文化底蕴深厚。
甲: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民间文学,像什么鞭打芦花,梁山伯与祝英台,孔雀东南飞,六尺巷。
乙:哎,这六尺巷是什么故事啊?
甲:说的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,他的府邸与吴姓相邻。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,双方发生纠纷,张英得知此事,写下一首诗,诗曰:“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家人得诗,立即拆让三尺,吴姓深为感动,也连让出三尺。于是,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。
乙:哦,这么个“六尺巷”。
甲:说明什么?
乙:说明邻里之间应该互相谦让。
甲:不对,说明安徽寸土寸金,费了一回事,才一人让了三尺。
乙:是你那么解释嘛!
甲:这是玩笑话,长江淮河流经安徽省,使得其一分为三,皖北以农业为主,和河南、山东相近,性格豪爽仗义,中间地带的皖中以丘陵为主,水资源特别丰富,这里结合南北的文化,又发展了平流文化,长江以南,群山起伏,皖南人性格内向,文化和江浙一带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乙: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
甲:海内三分宝,徽商藏三分。
乙:徽商。
甲:我表叔就是徽商。
乙:卖什么?
甲:卖石家庄正宗安徽牛肉板面。
乙:卖……这到底是石家庄的,还是安徽的?
甲:他在石家庄卖。
乙:您说清楚了。他怎么跑石家庄卖去了?
甲:因为安徽的发展比较慢。哎,注意这逻辑重音啊。
乙:怎么还有逻辑重音啊。
甲:逻辑重音是在“比较”上,不是在“慢”上。
乙:这还有区别吗?
甲:当然了,其实安徽发展的还不错。
乙:那为什么还说“慢”呢?
甲:分跟谁比啊,安徽旁边就是江苏、浙江,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,好比说你是你们小区短跑比赛第一名,让你参加奥运会,把你腿跑没了你也追不上人家啊。
乙:嗐,你说我干嘛啊。
甲:人家江浙两省发展速度快,发展机会多,反正也是利弊共存吧,就拿安徽的省会南京来说吧……
乙:什么跟什么啊。你等会儿吧。
甲:这省会南京……
乙:等等等,安徽的省会是南京?江苏的省会才是南京了!
甲:倒班制嘛。
乙:没听说过。这省会能倒班嘛!
甲:哦哦,那是我记错了。安徽的省会是?
乙:合肥啊!
甲:对对对,河北嘛,我表叔在石家庄卖板面……
乙:合肥!
甲:合肥!少吃点肥的吧,你有“三高”。
乙:谁呀,安徽省会合肥市。
甲:我知道,这不是为了加深你的印象嘛。
乙:我用你啊我。
甲:安徽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厚积薄发,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,内拥长江水道,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。水运、交通、航空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。
乙:交通便利。
甲:到安徽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美食。
乙:都有什么啊?
甲:清蒸白鳍豚,红烧扬子鳄。
乙:这都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。
甲:对呀,特色嘛!
乙:那也不能吃啊,保护还来不及呢。
甲:你尝尝吧。
乙:我别尝了,一尝我就犯法了。
甲:那咱们吃点不犯法的——徽墨。
乙:徽墨?!
甲:这不犯法吧?
乙:这是不犯法,吃完了我弄一嘴黑。
甲:文房四宝:宣纸、端砚、湖笔、徽墨。徽墨这不是安徽特色嘛。
乙:那也不是吃的呀。
甲:我的意思让你多补充点墨水,多涨涨学问。
乙:我谢谢您吧。
甲:学问不够你还得去毛坦厂中学复读。
乙:行了行了,您就别操心了,咱不说吃点特色嘛。
甲:对,那就来——徽派建筑!
乙:好嘛!
甲:讲究三雕嘛,砖雕、石雕、木雕,白墙黑瓦,给你来一个牌坊够吃了吧?
乙:够了!这就吃不了了。
甲:要不够再加一个祠堂。
乙:好家伙,我这病好不了了,不忌口啊,有吃建筑的吗?
甲:这是安徽特色啊。
乙:特色是不假,这没法下嘴啊。
甲:你误会了,我是说给你吃徽派建筑样式的蛋糕,DIY,文创产品懂不懂?
乙:哦,您说蛋糕啊。
甲:你以为呢?让你抱着柱子就啃啊?
乙:我也没有那么好的牙口啊!
甲:说的是呢。
乙:你说的这路话都太费解。
甲:说点你不费解的,安徽饮食名目繁多,主要有徽州菜、庐州菜、沿江菜、沿淮菜,徽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。
乙:这多好。
甲:给你来一道“灰太狼”
乙:灰太狼!哪个徽啊?说着说着就改道儿了。
甲:我说的是给你来一碗“牛肉汤”,你没听清。
乙:灰太狼,牛肉汤,我这耳音也太差点了吧?
甲:淮南牛肉汤,有名没有名?
乙:那是有名。
甲:还有呢,还有阜阳太和的板面、宿州萧县的鸡丝面、芜湖的虾子面、合肥的小刀面、马鞍山的煮干丝、亳州涡阳的干扣面、淮北的烫面、安庆的炒面,还有蚌埠的手擀面。
乙:怎么全是面啊?
甲:别的也有啊,合肥龙虾、醉蟹、包公鱼,芜湖蟹汤包、弋江羊肉、湖沟烧饼、怀宁贡糕、鱼咬羊、地锅鸡,喝着六安瓜片、黄山毛尖,吃着你的最爱,最能彰显你的气质的——
乙:什么呀?
甲:傻子瓜子!
乙:去你的吧。
——完——
注: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商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