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相声:二十四节气之说立春
乙:我是“大熟悉加一点——”
甲:什么意思?
乙:太熟悉了。
甲:哦,大熟悉加一点就太熟悉。
乙:没错。
甲:那这点要是加在上头呢?
乙:那就是犬熟悉……哎,加上边不好听。
甲:你很熟悉对吧?
乙:对。
甲:那好,我考考你怎么样?
乙:还考我?
甲:一年有几季?
乙:一年有四季。
甲:一年有几个月?
乙:一年12个月。
甲:多少个节气?
乙:24个节气。
甲:行啊,真没难住你。
乙:这有什么啊。
甲:这24个节气都说得上来吗?
乙:这……嘿嘿嘿。
甲:别乐,说得上来吗?
乙:这稍微有点难度。
甲:你的意思就是说不上来了?
乙:也不是全说不上来,可能掉下十来个……
甲:这掉下的就不少了!大家听一听,打一上台就说“我对传统文化特别熟悉!”就熟悉成这样啊?
乙:我也没想到你会让我全背啊,再者说了,你能背吗?你背一个我听听。
甲:我既然能考你我就背得出来。
乙:你说啊。
甲:听好了,24节气啊——A B C D E F……
乙:你等会儿吧,这是节气啊,这是字母啊?
甲:我都让你气糊涂了!24节气,有一个节气歌嘛: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乙:啊,你说这个啊,这个我也会背。
甲:会背你不说。
乙:我刚要说不是让你说了嘛。
甲:那好,你把它展开说说吧。
乙:啊?
甲:这回我让你说了,你说吧。
乙:它……它多了!有24个呢。
甲:我知道!你说啊!
乙:这……嘿嘿嘿。
甲:你老乐什么啊你。
乙:还是你说吧。
甲:又不说了!说不上来就说不上来,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?听好了: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;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;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;立冬,小雪,大雪,冬至,小寒、大寒!
乙:好!
甲:24节气里第一个节气是谁?
乙:立春!
甲:行,脑子还不错。
乙:这我还记不住嘛。
甲:“立春”怎么解释?
乙:嗯?这还有解释?
甲:当然了。
乙:哦,我明白了,立春嘛,就是把春立起来。
甲:要是不立起来呢?它就躺下了?
乙:那你说怎么解释?
甲:立春,立是开始的意思,春就是温暖、生长的意思。立春就是说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了。
乙:哦哦,这个意思。
甲:立春是春季的开始,也是一年的开始。咱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。农耕懂吗?
乙:就是种地啊。
甲:也可以这么理解吧。像什么“春种秋收”“春华秋实”这些词都证明春天对于农民伯伯是多么重要。那么立春就是重中之重了!
乙:对,一年之计在于春嘛!
甲:过立春,各地也有各地的习俗。
乙:那你再说说。
甲:有迎春、踏春、咬春、做春祭,打春牛。
乙:这么多啊,干嘛还打牛啊,那牛招谁惹谁了。
甲:这“牛”啊不是牛。
乙:打马也不行啊,人和动物是朋友,哪能随便打朋友啊?
甲:不,不是活牛。是泥塑的牛。把它打碎,目的是提醒人们春天到了,要及时播种。
乙:哦,吓我一跳。哎,刚才你说的迎春、踏春,这我都懂,怎么还有“咬春”啊?
甲:咬春就是吃一些立春时的东西,比如说:春卷啊,春饼啊,萝卜啊……
乙:哦,吃春饼啊。
甲:对,你最有发言权。
乙:那是!
甲:别人家的春饼都是薄薄的一层,他家的春饼可不一般。
乙:知道我爱吃。
甲:特制的大春饼!
乙:对,这吃起来多过瘾啊。
甲:这个饼太大了!
乙:跟一盘子似的。
甲:比这个大。
乙:哦,跟一面盆似的。
甲:还得大!
乙:还大?跟一澡盆似的!
甲:比这大得多!
乙:那到底多大啊?
甲:多大说不清楚了,反正连吃一天,从早吃到晚,晚上睡觉拿这张饼当被窝来着!
乙:没听说过!
——完——
注: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商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