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品:老爸的心事(乡村振兴主题)
老爸:六十多岁,穿古装戏服,头戴有发髻的八角布帽,老顽童,有主见,善竹编手艺。平日在古民居景点摆摊卖土特产,或去儿、女家民宿进行传统篾器活表演,并与游客拍照留念。
老妈:六十多岁,穿对襟秋衣,擅长女红,性格温和,但也有原则性。平时在家做手工布鞋、纳鞋底,制作干菜、腌菜,交老头去景点卖,并随老头子去儿女家女红现场表演。
儿子:四十多岁,穿西服,性格急躁,是古村民宿老板。
女儿:三十多岁,活泼开朗,有孝心,是山花民宿老板。
二、故事梗概
古村落有一对老夫妻,随着乡村游的兴起,他们几乎无用武之地的手艺,又被带火了,不但竹编、布鞋、干野菜、腌菜等土特产成为挣钱商品,而且现场演示是儿子的古村民宿、女儿的山花民宿招徕客人的独特卖点。老爸有一个心事,尽快整到旅游费用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对于这一想法,老伴不置可否,儿子不支持,女儿赞成,由此产生了多方矛盾。最后,在老头的坚持下,在女儿的支持下,老头外出旅游的心事突然实现,儿子也觉得有愧,并要与妹妹一样尽孝心,和睦温馨、皆大欢喜收场。
该剧演绎了文旅融合给移风易俗、群众精神面貌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变化,从一个侧面展示了“乡村振兴”的建设成果,充满时代气息和正能量。
三、道具
藤椅2把,方桌1张,木椅2把,手机1台,红包1个,收款二维码吊牌1张,老花镜1副,老式敞口针线篾栲1只,成品布鞋若干双,正在缝制的鞋底1只,篾箩及扁担1套,竹米筛等竹器若干。
四、语言
普通话。
五、大屏背景
古民居村落远景图。
六、场景
方桌居中,两边各放木椅一把,两把藤椅并排放右边,其中靠后台的一把上堆放成品布鞋若干。
七、剧情
老妈(灯亮,方桌上摆着敝口针线篾栲,戴着老花镜的老妈正在穿针引线纳鞋底,突然手机铃声响起,她拿起手机,喜笑颜开)儿子的,看来他家民宿又有旅游团来了。(丢下活计,取下系在吊绳上的老光镜,挂在胸前,起身边接电话边来到前台)喂,儿子,哦,下午要表演是吧。好的,我来催你爸早点回来。(挂了电话,走向前台)过去乡村无人问,如今游客来古村,儿子女儿开民宿,山货布鞋变金银。十一黄金周都过去了,游客还不见少。对了,抓紧通知在景点摆摊的老伴。(按手机键)喂,老头子,家里有事,早点收摊回来。
老爸(左边幕后):来啰,老婆子,我正往回赶呢!
老妈(挂了手机,径直回到椅子上,戴上老光镜,继续纳鞋底)
老爸(挑着一担竹箩,扁担头上挂竹筛等竹器若干上场,边在前台来回走边说)今天古民居游客多如蚂蚁,我的山珍土产卖了十几单。老婆子,我回来啦!
老妈(放下活计,起身接下挑子放在方桌边上)卖了多少钱。
老爸:干豆角七十七,布鞋底二十一,葛根粉一百五,野生茶两百七,现金接了两百多,(举起胸前二维码)这里面还有三百多。滋味宿松,我也是代言人(跷起大拇指)。
老妈:对了,今天是周末,来游玩的人应该不少。
老爸:乡下人喜欢往城里跑,城里人喜欢往乡下跑,想不到这些土里土气的古民居,成了乡亲们的钱袋子。游客一会儿拍飞檐翘角,一会儿拍花草虫鱼,桥头牛拉粪,也是大呼小叫地,拍个不停。
老妈:你又同游客臭美了吧?
老爸;我这气质,也算村中一奇。当然,买了土特产的,才有资格请我合影。
老妈:都有谁?
老爸:买我东西的游客呀!
老妈:女的?
老爸:怎么可能没女的呢!有个买葛根粉的老太太,(做不同合影姿势)这样拍,这样拍,这样拍,一口气拍了七八下。
老妈:又搂腰拉手了?
老爸:这个嘛……
老妈:又勾肩搭背了?
老爸: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说去!
老妈:叮嘱多少回了,(揪住丈夫的耳朵)男女有别,不长记性是吧?
老爸:(痛苦状)哟哟哟!听你的听你的。
老妈:(气愤状,松开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)你石灰埋到颈上了,还是色心不改!
老爸(搓揉被瞅的耳朵):其实,大庭广众,逢场做戏,你还吃醋呀,那电视剧里的男男女女,还钻一个被窝呢!
老妈;有本事你也钻去。
老爸:我就是有这个贼心,人家也不给贼胆呀!
——未完——
完整剧本请通过公众号【中文台词网】联系获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