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声:你好,上海
乙:是吗?
甲:那不我爸爸曾经就去过上海,结果闹笑话了。
乙:怎么闹的笑话呢?
甲:到了上海以后说找一饭馆儿吃点东西吧。一进去,走来了一个服务员,四五十岁,老上海人。我爸爸说您给我来碗面汤。
乙:怎么还比划呀?
甲:我爸爸怕他听不懂啊。侬要面汤?好的呀!转回身,端过来一盆儿——
乙:热面汤。
甲:洗脸水。
乙:这怎么端洗脸水呀?
甲:因为上海人啊,管这洗脸水叫面汤。汤就是热水,面就是脸,洗脸的热水,面汤。
乙:哦哦!
甲:我爸爸一看,诶,这上海人是国际的大都市哈。吃饭得讲究卫生啊,饭前便后要洗手嘛,那就洗洗吧。洗完了,等了15分钟,面汤没上来。哎,老板。我要面汤。“侬还要面汤?”不一会儿端过来了——
乙:热面汤。
甲:洗脸水。
乙:又端一盆?!
甲:我爸爸一看不洗过了吗?怎么又洗呀?哦,明白了。你在家洗裤子,洗完了不还再洗一遍过过水嘛?好,再洗一遍,这回洗洗手再洗把脸。好,等着吧。又等了十分钟。
乙:来了吗?
甲:还是没来。老板,我要面汤,面汤面汤,还要面汤。这个伙计呢,也不高兴了,这手端着盆呐,这手拿着一个暖壶。心话说,你就别来回遛我了。在这儿等着,我爸爸一看也不高兴了,怎么又端一盆呢?这也太讲究了,又一琢磨对了,他不是啊,光洗手洗脸,八成还得洗头。
乙:没听说过。
甲:一边洗头发一边埋怨自己。干嘛不学点儿方言呢?这多不方便呢。埋怨呢,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,“该死啊”。赶巧上海话管这开水呀,要开撕。伙计说,我就知道你要开斯,哗——浇我爸爸脑袋上了。
乙:好家伙。
甲:现在我爸爸还谢顶呢。
乙:就是开水浇的啊!
甲:您说是不是闹笑话?
乙:还真是闹笑话。
甲:但是上海话呀,听起来特别好听,特别的温柔。
乙:那这么着,我跟您学两句上海话好不好?
甲:好啊,你会上海话吗?
乙:要是会我就不和您学了。
甲:那就好办了。
乙:好办了?!你要蒙人是怎么着?
甲:不,我就慢慢地教你。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乙:哦哦,那谢谢您!
甲:问吧,随便问。
乙:我,用上海话,怎么说啊?
甲:小赤佬~
乙:嗯?谁是小赤佬啊?你这不骂人嘛!
甲:哎,你这人怎么意思?
乙:还我怎么意思?
甲:你不是说你不会上海话吗?
乙:废话,我还看过电影电视剧呢,这小赤佬不是什么好话!
甲:你就是个小赤佬。
乙:你才小赤佬呢!我问的是“我”这个字用上海话怎么说?
甲:哦哦,我是“阿拉”
乙:阿拉?
甲:对,阿拉甲阿拉乙阿拉丙阿拉上海人~
乙:上海人(ning)是什么意思?
甲:就是上海人啊。
乙:这人念什么?
甲:念 ning。
乙:哦哦,用上海话说北京人,怎么说啊?
甲:北京人(上海口音)。
乙:浙江人呢?
甲:浙ga江人?
乙:还ga江ning ,浙江地方大了,有个宁波,这宁波人怎么说啊?
甲:……宁波ning,我说你成心捣乱是怎么着?
乙:这还真有意思。
甲:有意思的不光是上海话,上海这座城市就非常有意思!
乙:你给介绍介绍。
甲:上海有个外号——
乙:外号?
甲:魔都嘛!
乙:这叫外号啊?这叫赞誉。
甲:对!魔都啊,摩托车之都。
乙:您等会儿吧,魔都就是摩托车之都啊?
甲:应该是?
乙:摩的之都。
甲:你快拉倒吧!
乙:我这也不对啊!?
甲:这是开个小玩笑,上海是魔力之都!上海,简称“沪”或“申”,是直辖市、国家中心城市、超大城市、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,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、航运、科技创新中心!作为沿海城市,上海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从古至今都是经济发达、开放包容的。尤其是1921年7月23日,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!可以说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!
乙:百年征程实属不易。
甲:上海还有诸多的高等学府!像什么同济大学。
乙:对。
甲:孵蛋大学。
乙:这是哪个养鸡场啊?
甲:养鸡场干嘛?
乙:什么叫孵蛋啊?
甲:大学嘛!
乙:复旦!复旦大学。
甲:哦哦哦,对,还有上海脚痛大学。
乙:脚痛,你去医院看看好不好?
甲:我记得有一个……
乙:上海交通大学。
甲:对!还有华东吃饭大学。
乙:又吃饭了!你这拼音都跟谁学的?华东师范大学!
甲:反正学府很多!也成了上海的文化标签。一提到上海有很多条件反射。上海,外滩!许文强!南京路!上海的南京路和南京的上海路没有任何关系。
乙:废话!
甲:就是巧合而已。哎,还有静安寺、新天地、东方明珠、上海迪士尼度假区。上海的传媒业了不得!《申报》知道吗?
乙:听说过啊。
甲:不是申公豹啊。
乙:我知道!
甲:《申报》那是近代中国出版最早、历史最悠久的报纸。电影!电影传入中国从上海开始。戏曲!有那么一句话嘛,北京学艺,天津考核,上海挣钱。海派特色,滑稽戏、独角戏、沪剧、苏州评弹、越剧。
乙:您等等,那苏州评弹是苏州啊。
甲:苏州的怎么了?上海人不许听?
乙:嗐,这不抬杠嘛。
甲:挨着都很近,在上海也很受欢迎!上海是中国近代流行乐的发源地之一,上海音乐学院是亚洲顶尖的音乐学府,上海的文化节日有上海国际电视节、上海国际电影节、上海国际艺术节、上海国际旅游节、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。2010年在上海举办了世界博览会,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。
乙:对对对。
甲:还有上海的本帮菜,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浓、油、赤、酱。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、煨、糖为主,品味咸中带甜,油而不腻。
乙:都有什么啊?
甲:本帮炒菜中,荤菜中特色菜有响油鳝糊、油爆河虾、油酱毛蟹、锅烧河鳗、红烧圈子、佛手肚膛、红烧回鱼、黄焖栗子鸡等。
乙:这可真不少。
甲:上海蔬菜按季节不同有各种时令菜。马兰头、荠菜、鸡毛菜、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。高楼大厦里的魔都,可能有一千种面向,但当你在小弄堂里吃着上海小吃,体验着那种小市民的小乐惠、小幸福,这座城市的本相就显露出来了。 要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得说是市民早点,号称四大金刚:大饼、油条、粢饭、豆腐浆。
乙:嚯!
甲:你要是到了上海啊,一定要尝一尝生煎,不过吃的时候,还得注意。
乙:注意什么?
甲:咬一个小口,把汤汁先吮吸掉。
乙:嗐,不用那么费事,一口一个就吃呗。
甲:那不行啊,刚出锅的生煎多烫啊,你这一口下去,滋出来的汤把自己衣服弄脏了,你还得洗。
乙:没事,我不在乎。
甲:这都不在乎?行,把自己一身衣服弄脏了是小事,万一这汤滋的方向朝外了,把你旁边的客人弄了一脸,这多不好啊。
乙:哎呦,这确实不好。
甲:你说万一这种情况发生了,你怎么办?
乙:那我赶紧给人家道歉呗。
甲:你怎么道歉?
乙:我给他唱个歌。
甲:那行,你唱给我听听,假如我是那位客人,我先看看我能不能原谅你。
乙:行,您听着啊。咳咳,“夜上海,夜上海,你是一个不夜城,华灯起,乐声响,歌舞升平~”
甲:嘿,还真有点周旋那意思。
乙:我唱的怎么样?
甲:你要是唱完这首歌,人家不但不生气了,还得夸你一句。
乙:夸什么?
甲:真是个小赤佬!
乙:这是夸我嘛!
——完——
注: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商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