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声:你好,山西
甲: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。
乙:诶,怎么又改你说了。
甲:后汉三国有一位莽撞人。
乙:他往这儿练基本功来了。
甲:大爷姓刘名备字玄德,家住大树楼桑。
乙:哎,我说,行啦。
甲:二爷姓关名羽字云长。
乙:我知道!
甲:家住山西蒲州解良县。
乙:别说了!
甲:干吗,干吗那么大火气?
乙:废话,我这说相声呢,你干嘛呢这是?
甲:我给你介绍介绍名人。
乙:这相声《八扇屏》的词儿我用你介绍。
甲: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你光知道表面,你有深入的了解,深入的研究吗?
乙:这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。
甲:关羽哪儿的人?
乙:山西啊!
甲:人都说山西好风光。
乙:哎,你唱完了就不觉得尴尬吗?
甲:只要我不尴尬,尴尬的就是别人。
乙:好嘛。
甲:我最敬佩的就是关二爷,忠义千秋啊。戏曲舞台上那个形象也美:面如重枣,蚕眉凤目,五缕长髯。关公的戏也多,像什么过五关斩六将,古城会灭蔡阳。
乙:说了半天,就一出戏。
甲:我就会这一出。
乙:你别说好不好?
甲:我给你唱两句怎么样?
乙:嗬,你还会唱?
甲:注意听啊,这吹腔。叫马童,你与爷忙把路引,大摇大摆走进古城。
乙:还真有点儿意思。
甲:可事实上啊,山西人说话他没有这么硬。
乙:那山西人怎么说话呀?
甲:山西话走鼻音,后鼻音特别明显。比方说“人”字不念人。
乙:那念?
甲:念reng(二声)。
乙:那一个人怎么说啊?
甲:一个huai人reng。
乙:两个人呢?
甲:俩个huai人reng。
乙:三个人呢?
甲:仨个huai人reng。
乙:合着都没好人,全是坏人。
甲:比如是看见你了:“你最近不忙吧,到我家来茶话吧。请你吃饭。吃饭你使大碗吧(大王八)。”
乙:哎,怎么还骂街呀?
甲:没骂街。
乙:你说我是甲鱼。
甲:我说吃饭你使大碗吧。
乙:你等等,我捋捋:吃饭你是大王八,吃饭你使大碗吧。怎么那么别扭。
甲:吃饭你使大碗吧。
乙:那你使小碗吧。
甲:你还挺会融会贯通啊……反正说话就是有点儿酸不丢这么个劲儿。
乙:那关老爷这么说也行啊。
甲:那不行,那一点儿气势都没有了。
乙:我看照样。说家乡话多亲切啊。
甲:试试啊?来啊!“马童,抬刀备马,一到家里茶话吧。”
乙:这是姥爷吗?
甲:这是舅妈。
乙:这是差点儿意思。
甲:不单说话酸,连山西的传统艺术都有点儿酸巴叽儿的意思。
乙:是吗?
甲:山西是梆子的发源地。像什么山西梆子,山东梆子,河北梆子,河南梆子,山前梆子,山后帮子,鞋梆子,菜帮子,老帮子。
乙:我这儿还有个腮帮子。
甲:诸如此类吧,这些梆子都是由山西慢慢发展变化来的。山西梆子听过吗?
乙:没有。
甲:山西梆子也是走鼻音。
乙:那来两句怎么样?
甲:听着啊,闲来无事。
乙:你踩猫尾巴了!
甲:甩腔嘛。闲来无事大街溜,在大街看见了两个妞妞,大妞妞赶着一群牛,二妞妞肩担着两篓香油啊,大妞妞赶牛,牛惊了,碰倒了二妞妞两篓香油,二妞妞这里破口将她骂,直骂的大妞妞满脸害羞,二妞妞手执皮鞭将她打,直打得大妞妞是头破血流,头破血流啊那咿呀嘿,那咿呀,eng——
乙:好嘛,我这牙都快酸掉了。
甲:为什么呀?
乙:……我吃盐吃多了。
甲:挺大个子人,不会说中国话。
乙:谁不会说中国话?
甲:要不然就是你味觉有问题。
乙:我味觉没问题。
甲:那盐是酸的吗?
乙:依着你呢?
甲:盐是甜的。
乙:咱俩谁有毛病啊,让大伙儿听听,盐会是甜的?
甲:不对吗?
乙:醋才是甜的了。
甲:一对儿糊涂鬼……哪儿的醋会是甜的?
乙:山西的醋就有甜的。糖醋果醋,没喝过嘛?
甲:这叫跟你逗着玩,说起醋来你可没我知道的多。
乙:那你都说说吧。
甲:有米醋,麦醋,糖醋,果醋,蒸醋,黄醋,淋醋,回流醋,封缸醋,大曲醋,快曲醋,自然发酵醋。
乙:好家伙,掉醋缸里了。你对醋怎么这么了解呀?
甲:我大姨夫就是卖醋的。
乙:我说的呢。
甲:山西不光有醋,
乙:还有什么?
甲:还有酒啊。有汾酒,汾阳王,杏花村,竹叶青……
乙:哎,行了行了,咱还是少喝酒吧,喝多了误事。
甲:还有好多呢……
乙:你怎么又知道了?
甲:我二姨夫就是卖酒的。
乙:好嘛!
甲:不光有饮品,吃的也多,尤其是面食。世界面食在中国,中国面食在山西。有剪刀面,刀削面,包皮面,拉面,龙须面,罐罐面。拔姑,揪片,剔尖,饸饹,莜麦顿顿,莜麦栲栳。
乙:你怎么又这么清楚啊?
甲、乙:我三姨夫就是卖面的。
乙:我倒霉就倒霉他们家亲戚身上了。
甲:去过山西吗?
乙:没怎么去过。
甲:哎呀,那你应该去呀。你长得多面呢。
乙:什么叫长得面呀?
甲:不是,你长得都爱吃面呢!
乙:我爱吃面还能从长相中看出来?
甲:应该来一来,山西不光有吃的,好玩的地方也多。像什么晋祠,晋国宗祠。难老泉、侍女像、圣母像晋祠三绝嘛。乔家大院,你这辈子估计有不了那么大的院子。
乙:我下辈子也没戏了。
甲:平遥古城。平遥古城那是被誉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。始建于周宣王时期。夏商周那周知道吗?
乙:知道啊。
甲:那时候还没你呢。
乙:废话!
甲:五台山那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。你就应该多出家。
乙:我还多出家!
甲:别在家窝着,多出去转转。
乙:你把话说明白了。
甲:云岗石窟,看看大佛……
乙:我还是要出家是吧?
甲:北岳恒山。壶口瀑布,太行山大峡谷。你来山西玩找我,我给你联系人啊,回头咱们给你优惠。
乙:你哪儿来的优惠?
甲:我四姨夫在旅行社工作。
乙:嘿!我说,你还有几个姨夫?
甲:没了没了。山西风景多,风光美。那首歌唱的好嘛,人都说山西好风光。
乙:咱就光说就行,就别唱啦。你这一唱比猫挠门还难听呢。
甲:山西历史悠久,名人辈出。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。卫青,霍去病,关羽。尉迟恭,薛仁贵,狄仁杰。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,后唐太祖李克用,还有写《资治通鉴》的司马缸。
乙:司马缸?那叫司马光。
甲:司马缸砸缸,司马光砸光,司马光砸缸。
乙:行了,就别复述小品了。
甲:历史长河中出现的名人太多了,数不胜数。尤其我要提一提的就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,山西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斗争。在三晋大地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:百团大战,平型关大捷,上党战役,都是经典之战。
乙:对。没有先辈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。
甲:新中国成立以来,山西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。改革开放后,利用煤矿资源等先天优势发展工业。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,服务业这些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这就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动听的旋律。
乙:什么呀?
甲:人都说山西好风光。
乙:又来了你。
(完)
注: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商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