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声:你好,天津
甲:(学天津快板儿的旋律)
乙:这怎么意思这是?
甲:来到了天津卫,我心里特别美,为嘛这么美?我为嘛这么美?哎,我为嘛这么美?
乙:我哪儿知道去?
甲:天津的城市美,天津的文化美,天津的小吃美啊天津的人更美!
乙:嘿,真会说话!
甲:我虽然不是天津人啊,但是我最爱的就是天津。
乙:是嘛。
甲:天津好啊。
乙:都哪儿好?
甲:哪儿都好!
乙:没说一样,您具体给说说。
甲:我简单说说天津的历史吧。津,就是渡口的意思,天津,就是天子经过的渡口。所以我就特别喜欢在这儿过。我,我就是天子。
乙:你不是天子。
甲:那我是?
乙:傻子。
甲:现在说话都这么直白了吗?
乙:废话,哪儿来的天子啊。你就接着说就行了!
甲:好好好,天津别名津沽、津门。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,唐朝中叶以后,天津成为水陆码头。明朝朱棣永乐二年,也就是1404年,正式设卫,卫就是保卫,是军事机构。咱们平时不老说“天津卫”嘛。
乙:哦,这么来的。
甲:从1404年算,天津建城至今已有617周年了。
乙:历史悠久。
甲: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,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,客观上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“洋务”运动的基地。你看现在天津的很多建筑还保留了一些历史痕迹。
乙:不错。
甲: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天津成为直辖市。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,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不断增强,各项事业蓬勃发展。近年来的滨海新区彰显了新的活力,我们相信天津这颗渤海明珠必将更加璀璨辉煌。
乙:他往这儿作新闻报告来了!
甲:欢迎你来天津玩儿,我可以给你做导游。
乙:你能行吗?
甲:当然了,保准让你满意。
乙:那行,我想吃点什么,有什么推荐吗?
甲:嗬!
乙:怎么意思!
甲:正打我手背儿上。我是最爱天津的吃了。
乙:我看出来了。
甲:你说咱吃什么吧?
乙:您先等会儿。是我旅游,怎么还“咱吃什么”,您是不是有点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?
甲:你瞧,这不是显得亲近嘛。
乙:不用,在“吃”的问题上,我还是很有原则的。
甲:倒霉孩子,护食!
乙:哎,这叫怎么说话呢?
甲:开个玩笑,天津的美食有三绝。
乙:哪三绝?
甲:麻花、炸糕、你不理!
乙:这不理那不理,我理什么?那就叫狗不理……不不不,你这太损了啊。你要是当导游你得让人打死!
甲:十八街麻花,耳朵眼炸糕,你不……你不爱吃狗不理包子吗?
乙:我不爱吃!你到这儿别老含糊啊。
甲:人家狗不理包子有名。
乙:我知道有名儿,但不适合我,我就爱吃实惠的。
甲:好,那可以吃杨村糕干,叉子火烧,崩豆张、皮糖张、果仁张、泥人张。
乙:行行行,泥人张?!我啃泥人?
甲:贱卖海张五嘛,便宜。
乙:便宜也不行,那不是吃的。
甲:买回去做纪念品也好嘛。
乙:行,您说的这都是零嘴儿,有没有一日三餐的?
甲:有啊,早晨你吃大福来的嘎巴菜,来套煎饼果子,搁8个鸡蛋。
乙:好嘛,我吃的了吗?
甲:吃不了,吃不了给我啊!
乙:他老惦记吃我的。
甲:到中午,来点猫不闻的饺子沾着独流老醋,到了晚上更得好了,天津有这么一句话“当当吃海货,不算不会过”琵琶大虾、七星紫蟹、官烧目鱼、扒通天鱼翅、冬笋虾卷、煨烤鲑鱼。
乙:哎呀,我说,您先擦擦哈喇子好不好?
甲:你爱吃不爱吃?
乙:我爱吃不爱吃倒在其次,我看您挺爱的!
——未完——
完整剧本请通过公众号【中文台词网】联系获取。